其他
陈少明 | 经典世界中的《兰亭序》——一个哲学的视角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
·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·
经典世界中的《兰亭序》
——一个哲学的视角
陈少明 | 文
作者简介
陈少明,1958年生,广东汕头人,中山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,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中山大学“珠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,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,第八届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,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、人文学科方法论等。
摘 要:《兰亭序》是事件、文章与字帖的集合体。虽然书法成就其最终意义,但事件与文章的影响是它进入经典世界的条件,而传奇般的出场与皇权的支持则是其传播的重要助力。理解这件存世时间有限但却能名垂千古的作品,要义在于对书法临摹精神内涵的分析。临书不只是原作形的再现,而且是其神的传承。原作与临作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。临作不仅让原作的典范性得以实现,同时形成谱系式扩展的传统。原作与作者王羲之的经典地位最终是由临作的品质与数量造成的。《兰亭》帖作为文物,超越一般供瞻仰的价值,系无数临写者与古人直接神交的精神蹊径。因此,即便真迹毁灭,怀疑不断,其作为“斯文”的精神碑石永存。
一、事、文、书:“三位一体”
二、进入经典世界
三、临摹的现象学
四、千载遗墨意无尽
结语:精神的碑石
《兰亭序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经典世界之“物”之独特案例。人、事、物互相作用、互相转化。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事件的发生及影响,而没有事与物的关联,行为就缺少工具或背景,所谓活动就会很抽象。虽然人有生死,物也有存亡,但大多数的物存在的周期比人要长,故睹物思人,往往成了人怀旧甚至怀古的情感寄托。略加分辨,物有三类:一是经典世界未名者,二是经典世界失踪者,三是经典世界遗存者。未名者,数不胜数,无以名状;失踪者,后世读者只能通过文献的阅读而知道或想象它曾经的存在;遗存者,可以直接感知它并借此同其历史上出场的经验相联系,发思古之幽情。《兰亭序》似乎归不了类。假如真迹现世,它就是文物,可它实际并不存世,早已失踪。即使原帖存在,只要是物,它就有毁灭、消失的命运。若要保存,就得像对待古代建筑那样,不断修复甚至重建,最终做成精神上的象征物,但却是物理上的“特修斯”。经典书法则不然,它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态。尽管原作消失,临摹作品也能延续其文化上的力量。好的拓本,既体现原作的精神,也烙上临摹者的性格。而且,临摹不是单线式的联系,而是谱系性的扩散,由此而深刻地嵌入我们的文化传统。帝王的玉玺或将帅的刀剑,也是个人用品,但没有遭广泛复制,只有字帖才有此奇迹。归根到底,字是为文而存在的,书法是每一个读书人必修的功课。重温《兰亭序》结语:“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”“斯文”之“文”既是文字,也是文化,是孔子坚信“天不丧斯文”之“斯文”。只有文的传承,精神才能跨越个体生命的限制,使之永恒。把古董称作文物,就是文化的表现。《兰亭序》真迹可以毁灭,但精神的碑石永存!参考文献[1]古籍:《晋书》《论语》《世说新语》《庄子》等。[2]陈少明,2005年:《经典世界中的人、事、物——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第5期。 2010年:《从古雅到怀古——一种价值哲学的分析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第4期。 2017年:《什么是经典世界?》,载《中国哲学年鉴》,哲学研究杂志社。[3] 黄伯思,1988年:《东观余论》,中华书局。[4] 《兰亭论辨》,1977年,文物出版社。[5] 《历代书法论文选》,1979年,上海书画出版社。[6] 刘
扫描二维码 | 欢迎关注
插图来自网络,与文章作者无关
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
微信编辑:杨慧宇
文章来源:《哲学研究》2021年第9期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 购买本刊